发布日期:2021/2/7 13:53:28
近日,吉林省有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引发“1传100+超级传播”,此消息引发热议,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增多了?无症状感染者如何被发现?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具有传染性?如何进行自我筛查?
接下来小宝带大家做一下分析~
一、无症状感染者 1. 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原学检测呈阳性; 2. 无相关临床表现(如发热、干咳、咽痛等); 3. CT影像学无新冠影像学特征 无症状感染者表现一种为经14天隔离医学观察,无任何症状与体征;另一种为处于潜伏期,随后出现临床症状,后去确诊。 二、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? 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无症状感染者发病前1-2天传染性相对更强。 根据吉林省报告的黑龙江输入病例在无症状期间曾于公主岭、通化市开展4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活动,通过传播链条造成超过100人感染。 三、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被发现的? 既然无症状感染者具有很高的传染风险,那么就需要我们提早发现,提早治疗,主要通过几种方法发现: 1.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核酸检测; 2. 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核酸检测; 3. 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核酸检测; 4. 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核酸检测; 5. 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; 6. 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 四、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增多了? 因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、范围扩大,很多潜伏期感染者能被及时检测出来。也可以说,这是防控收到复安改进的体现,对疫情控制能起到积极作用。 五、如何进行自我筛查? 若满足以下任意一点,应及时上报社区或当地疾控,进行进一步检测。 1. 高危人群的密切接触者 2. 聚集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3. 确诊、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4. 曾旅居中高风险地区 5. 出现咳嗽、发热等症状 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,通过检验科化验结果,可对多数疾病的判断起到指导作用。不同级别的医院,检验科的规模、配置的设备、人员也不尽相同,当我们生病时,医疗能力较强、距离较近的二级医院往往是第一选择,那么二级医院检验科的检验项目都需要通过哪些设备来开展呢?小宝准备了一份设备清单,供大家参考。